國外對于生物法降解1,2一二氯乙烷研究較早,上世紀末便有研究人員發現可降解1,2一二氯乙烷的菌株,但是相關研究多聚焦于單一的菌類,未基于“全局性”的觀點看待1,2一二氯乙烷的生物降解,同樣也缺乏結合實際工程應用的深入分析。在紙漿廠廢水中分離出3株能降解1,2一二氯乙烷的菌發現菌株備降解氯物的能力,可以將初始濃度O.OSmg/L以下的1,2一二氯乙烷完全礦化為H20, C02和無機氯化物。指出菌株Desulfitobacterium可以利用硫酸鹽和硝酸鹽等為電子受體進行呼吸作用,將1,2一二氯乙烷完全脫氯降解生成乙烯。報道的菌株Dehalococcoidesethenogenes strain 195、Dehalococcoides sp. strain BAV 1和Desulfitobacteriumdichloroeliminans strain DCA1在缺氧或厭氧環境中通過共代謝或還原脫氯作用將1,2一二氯乙烷分解成乙烯。在研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s GJ10降解1,2一二氯乙烷時發現,其能通過兩次脫氯和氧化步驟將1,2一二氯乙烷先水解轉化為2-氯乙醇,并進一步降解為氯乙酸,然后完全脫氯成經乙酸再進入生化反應,最后礦化得到最終產物H20和C02。研究UASB反應器降解1,2一二氯乙烷時,以厭氧污泥顆粒為催化劑同時加入活性炭層,1,2一二氯乙烷容積裝載率為87.6mg/L"d時,其去除率約為82%。研究發現含水層的土柱中厭氧硝酸鹽還原條件下1,2一二氯乙烷生物降解研究時,通過滅菌與非菌土柱對比證實,1,2一二氯乙烷于土柱中發生生物降解,在厭氧環境硝酸鹽為電子受體的土柱中最大生物降解量為5.007mg/L,總衰減量為46.82%,在無硝酸鹽為電子受體的土柱中最大生物降解量為3.471mg/L,總衰減量為34.09%,其半衰期分別為62天和119天。從污水處理池活性污泥中篩選出一株能以1,2一二氯乙烷為單一碳源和能源進行降解的菌株T2,并鑒定為Starkey sp.,菌株T2最佳生長和降解溫度為300C,最佳pH為7-8,其中1,2一二氯乙烷的降解是礦化過程,C1基本全部轉化為C1-,菌株T2降解1,2一二氯乙烷的過程無明顯延滯期,且對1,2一二氯乙烷有很高的耐受性,可以降解初始濃度高達800mg幾的1,2一二氯乙烷。在研究耐鹽活性污泥馴化工藝時發現,經馴化活性污泥處理后,初始1,2一二氯乙烷濃度為7.98mg/L的廢水,1,2一二氯乙烷濃度降為2.41mg/L,去除率為69.8%,未經馴化污泥對1,2一二氯乙烷的去除率僅為14.2%。在無外加碳源條件下,利用從樹脂化工廠廢水系統中獲得的主要由屬(62%)構成的疏水降解微生物菌群降解1,2一二氯乙烷,脫氯率可達92%。生物技術雖然相應響應時間較慢,但是其經濟性、超高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和無二次污的優勢在環境治理領域得到大量研究和應用。www.samfield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