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二氯丙烷等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平衡和轉運的罐區不斷建設,罐區規模不斷加大。對于這種儲存易燃易爆液體的場所,各種火災危險因素既多又復雜,所以儲罐區的消防安全設計是工程設計的重點,尤其是露天建設的甲、乙類易燃液體罐區。但是,進行這類罐區的消防安全設計時,主要還是依據目前規范或標準所給出的基本條款,比如“是甲類還是乙類液體”、“甲類還是乙類液體儲罐之間的間距符合標準給出的間距的要求”和“”進行符合性設計(也稱“處方式”設計),很少針對二氯丙烷的具體理化特性和儲存外部環境條件(溫度、壓力)變化等因素,進行相應的消防安全設計。本文以在役使用的二氯丙烷罐區為例,在依據規范進行設計符合性消防安全評價的基礎之上,針對二氯丙烷的理化特性和火災爆炸危險性,通過特性分析給出對應的災害模式,利用定量風險評估方法評價事故后果的影響程度,確定應進一步采取或加強的消防安全防控措施,為新建此類罐區的消防設計提供措施選擇的理論依據.1二氯丙烷罐區的基本情況二氯丙烷罐區布置在廠區的北側,罐區設防火堤,防火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罐區圍堤長約40m、寬10m。針對易燃液體儲存罐區火災危險因素和事故類型多而復雜、事故后果嚴重且難以有效防控的特點,通過實例,對二氯丙烷的理化特性和火災爆炸危險性進行分析,得出了在不同環境溫度條件下所對應的災害模式;依據規范,對其消防安全設計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與評價.針對夏季環境溫度條件下的爆炸災害模式,利用TNT當量法、蒸氣云火災爆炸模型和爆炸波超壓傷害準則,分析評估了儲罐上部空間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和因爆炸導致大面積泄漏并形成擴散蒸氣云爆炸的事故后果,給出了爆炸環境消除和潛在點火源控制、設置固定式與大流量消防冷卻水系統、提升防火堤在儲罐首次爆炸時的防爆能力和增加防火堤內固定滅火設施等應進一步采取或加強的消防安全防控措施。池火通常指可燃性液體液面上自由燃燒的現象。針對二氯丙烷存儲罐區,池火災包括二氯丙烷儲罐內起火或二氯丙烷儲罐泄漏后可燃液體散流在圍堤內形成液池,遇火源而發生火災的現象。形成池火的可燃液體,可以是高閃點、低閃點、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液體,可以是室內池火災,也可以是室外池火災,對于室外環境條件下的池火災,又分為無風條件下的池火災和有風條件下的池火災,發生在室外的池火災,由于氧氣供應充足和燃燒比較完全,池火災產生的火焰能夠向四周發出強烈的熱輻射,是室外池火災的主要危害,池火災具有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的特點,國外對池火災的發生、發展機理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尤其是火焰特征以及周圍環境對池火災的影響。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究機構或大學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圍繞池火災的燃燒過程、放熱特性及眾多影響因素從模擬實驗到實際規模實驗,從單二氯丙烷儲罐火災、多二氯丙烷儲罐火災到泄漏液池火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實驗數據,建立了眾多經驗和半經驗公式來靜態地描述不同類型池火災的燃燒過程、發熱特性或相關因素的影響。
|